使用情况
BMP-2步兵战车,在1982年莫斯科的阅兵式中首次对公众亮相。
MLI-84步兵战车罗马尼亚
BMP-23步兵战车保加利亚
- 名称:BMD-1空降战车
- 研发厂商:俄罗斯图拉设计局
- 诞生时间:1960年
- 底盘类型:履带式
- 轮胎负重轮数量:五对
型号演变
- BMP-2步兵战车
为BMP-1的改进车型,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左侧,其后可乘坐其中一名步兵,动力舱在驾驶员右侧。炮塔偏后,载员舱位于车体后部。六名步兵背靠背而坐,各有一个位于车体侧面的射孔和潜望镜。炮塔为双人炮塔,车长在右,炮长在左,新型30毫米加农炮最大仰角为+75°,可防御直升机和慢速飞行航空器的攻击,炮塔可360°旋转,30毫米加农炮配有双向稳定器,左侧装有一挺7.62毫米并列机枪。 - BMP-2D
后期车型,披挂镶嵌式装甲,车体前下可加装扫雷设备。 - BMP-2K
加装通信设备的指挥车型。 - BVP-2
捷克斯洛伐克对BMP-2的命名,主要的改进可能包括采用Kliver炮塔,或采用标准车型炮塔但装备新型瞄准镜和30毫米枪榴弹发射器。
研制历程
罗马尼亚MLI-84实际上是俄罗斯库尔干机械制造厂BMP-1步兵战车的罗马尼亚产车型,但是MLI-84更重一些且采用不同的发动机,还在原型的顶部舱盖左后方装有一挺12.7毫米DSHKM机枪。外界认为制造商共计为罗马尼亚陆军生产了184辆MLI-84。该车从未出口。
使用情况
驾驶员位于车前左侧,右侧可乘坐一名步兵,后侧是动力舱,双人炮塔居中,炮长位于炮塔左,车长在右。23毫米加农炮最大射程2000米,右侧装有一挺7.62毫米并列机枪。AT-3反坦克导弹最大射程3000米。载员舱位于车体后部,六名载员背靠背而坐,步兵从车后的门进入载员舱。载员舱装有射孔、辅助瞄准装置和顶部舱盖。
BMP-23具备完全两栖能力,在水中靠履带推进,入水前防浪板竖起,不用时防浪板折叠于车体前上装甲。标准设备包括加热器、火灾探测/灭火系统和导航系统。该车还可通过向车体右侧的发动机排气口注入柴油设置烟幕屏障。
型号演变
- BMD-1P
BMD-1去掉“赛格”反坦克导弹发射架,在炮塔顶部加装AT-4“塞子”反坦克导弹发射架。 - BMD-2
采用新型炮塔,装备与BMP-2相同的30毫米加农炮,7.62毫米并列机枪,炮塔顶还装有AT-4“塞子”或AT-5“拱肩”反坦克导弹发射架。仅有一挺7.62毫米前机枪。82毫米迫击炮车,BMD-1后部安装82毫米迫击炮,可能专为阿富汗战争而制造。 - BTR-RD机器人车
安装反坦克导弹系统的车型。 - BTR-D装甲人员运输车
去掉炮塔,加长底盘,有六个负重轮并加高车顶。 - BMD-KShM
BTR-D的指挥车型。 - BMD-OOB
通信车。
BRehM-D
修理和抢救车。
1V118
BMD炮兵侦察指挥车。
1V119
BMD炮兵火控指挥车。
BMD-1加装遥控飞行器(RPV)
BMDKShM用作Shmel遥控飞行器的发射车。
BREM-D
BMD装甲抢救车。
BTR-ZD
BTR-D牵引或搭载ZU-23LAAG。
结构特点研制历程使用情况型号演变
- 名称:MLI-84步兵战车
- 研发厂商: ROMARMSA
- 诞生时间:1985年-1991年 (MLI-84),1995年至今(MLI-84M)
- 底盘类型:履带式
- 轮胎负重轮数量:六对
型号演变
1972年,保加利亚获许生产苏联的MT-LB多用途履带式装甲车,在MT-LB履带式装甲车底盘的基础上,保加利亚军方又进一步改装成BMP-23步兵战车。这使保加利亚军队第一次有了国产装甲战车。
BMD-1空降战车苏/俄
本文由必威发布于必威-视频集锦,转载请注明出处:保加利亚betway必威登录,罗马尼亚
关键词: